滋养真实感受的方法

完全缺少个人化真实感受的人,他们的生活会遇到很多困难,所以他们最需要的是心理咨询。滋养对他们有用,但帮助是很有限的。

很多人都有个人化真实感受,但因为种种原因,感受被一定程度地防御起来了,这种情况下,滋养对他们的帮助会是明显的。

第一,尊重和接纳他们的感受。

缺少个人化的感受的人,在他们成长的环境中,他们的感受是不被在乎的,想要滋养他们,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尊重和接纳他们的感受,虽然他们的感受表现出来的不是很多。但他们还是会有生气、羞耻等比较明显的感受的。

这时,不否定他们的感受,允许他们有任何感受,他们的感受才有可能会出来更多。

之后,当他们开始跟内心感受去连接的时候,最早感受到的往往是愤怒。因为在他们长期被剥夺自我的成长过程中,他们的愤怒一直是积压在内心不敢发泄出来的。

如果你跟他们生活在一起,当环境安全时,这些愤怒一旦出来,最容易指向的就是你。这个时候,你的态度将决定他们的感受是否还敢于继续出来。如果你接纳,不报复他们,也许他们的真实感受会更多出来,如果你报复他们,攻击他们,他们的真实感受就一定不敢再出来。

这就像一个从小被寄养在亲戚家的孩子,一开始他们往往不敢做自己,当他们觉得环境安全了,才敢于做自己,有需要才敢提,有脾气才敢发。但真实需要和脾气出来时,亲戚如果惩罚他,他可能就再也不敢表现真实的自己了,以后可能会变得讨好或麻木,使得自己可以生存下去。

这就是说,在亲密关系里,你能够接得住对方的愤怒,不报复不惩罚,然后通过对方愤怒的情绪信号理解到对方的需要,对方的愤怒才会消失,然后会变得更加真实起来。

但这对我们要求就是很高的了,因为承受得住攻击,是需要力量的。不过,这也正是幸福的亲密关系对每个人的要求,因为幸福的亲密关系中一定会存在对攻击的接纳。

第二,替对方表达出他的感受。

在亲密关系里,想要滋养对方的个人化感受部分,最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去连接自己的真实感受,也就是要与他们共情。

生活中,发生了一些事情,人们有了一些感受,自己不一定都意识得到。这就是情绪在潜意识里未被觉察到,但人们却可能会被这些情况驱使着去做一些事情。

这种情况下,如果你可以替他们说出他们的真实感受,也就是确认他们的感受,是可以帮助他们意识到这些感受的。同时,这个过程也是跟他们一起面对这些感受的过程,因为你的陪伴、接纳和共同面对,那些被防御的感受就可能会慢慢地从不可承受变得可承受。

具体做法,就像那些抱着孩子的大人对孩子说的“宝宝想妈妈了”“宝宝不高兴了”一样,想要滋养爱人,在觉察到了他有一些感受的时候,直接把它说出来就可以了。

比如在一个很重要的业务谈判失败后,爱人可能没有说到过他心情不好,但你明显地感觉到他的情绪低落。

这时,你可以说出你的觉察:“亲爱的,你好像情绪有些低落哦?”

然后如果他愿意谈论这件事情,在听他讲过后,你可以把他的感受做进一步的确认。

“这笔业务你做了很多努力,也抱了很大希望,现在没有谈成,也难免有些挫败。”

但千万别说:“没谈成就没谈成,多大点事啊!”因为这是在否定对方的感受,给对方的感觉是你觉得他脆弱了,不应该有这些低落的情绪。

另外,如果对方不想谈论这件事情,当前不强迫对方一定去谈也是对感受的尊重和接纳。

第三,从成长过程与环境来理解对方的感受。

人们成长、生存的环境中如果存在着一种持续的痛苦来源,因为是从小到大一直在经历着的事情,是会被人们习以为常了的。

人们对这些事情表面上看好像没有什么特别感受,但实际上长期经历和体验的事情,不会没有感受的。只是那些感受,可能是在内心深处的,或者是弥散在人们的精神世界里的。

如果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人长期以来所经历的一切,通常是可以理解到这些感受的。这个时候,只需要把这些感受说出来,既会让对方感到被深深地理解,又会帮助对方把这些弥散在精神世界里的,或在内心深处的感受变得聚合或清晰起来,让他跟自己的真实感受连接得更好。

比如:

在重男轻女家庭长大的女性,内心肯定会对这一点有所感受,但她们不一定意识得到。或者即便她们意识得到,却从未有人对她们表达过理解。

有机会时可以这样对她们说:

“都是父母的孩子,但你的父母却对你的弟弟(或哥哥)更看重,很多事情偏向他,这么多年一直如此,你心里会不会觉得很委屈?或者觉得自己在他们心里是不重要的?”

当她们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内心的感受就会聚合起来或浮现出来。

家里的排行老大,往往代替父母照顾弟弟妹妹,承担了很多责任,吃了很多苦,内心也可能是疲惫的、有委屈的。但他们也不一定意识得到。

有机会时可以这样对他们说:

“就因为你比弟弟妹妹大几岁,从小到大,你承担了很多本应该父母做的事情,为他们付出了那么多。比起他们,你吃了更多的苦,受了更多的累,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对于这些,会不会觉得委屈呢?”

也有一些人,当他们经济条件变好之后,而兄弟姐妹如果经济条件不好,他们也往往不舍得花钱,或总是想着老家的兄弟姐妹,想要为他们做些事情。这可能与他们内心因为自己比兄弟姐妹生活得更好所产生的内疚感有关,不去照顾兄弟姐妹,他们会觉得像是背叛了兄弟姐妹一样。

有机会时可以这样对他们说:

“当初你们是一家人,一起吃苦,一起努力,一起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也许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他们还支持过你。现在你有钱了,如果只顾自己享受,而不考虑他们的话,似乎你觉得背叛了他们,你心里会有内疚感,是这样吗?”

这样的一些共情,都是基于一个人成长的过程来理解和表达的,如果表达得准确,往往会让人有一种被深深地理解和懂得的感受,甚至让人感动。这种情况下,对方就会愿意更多地表达他内心的感受,表达的过程也正是帮助他意识到自己感受的过程。这对感情的经营与促进是非常有帮助的,更是会有很大的滋养作用。

第四,讨论感受和想法。

对于那些这样做也不行,那样做也不行,做事犹犹豫豫的人,跟他们探讨他们怕的那些事情,与他们一起进入到那些害怕当中,对他们是有帮助的。

比如当他问你:“我这份工作到底还干不干呢?”

这就可能意味着他内心既有干下去的声音,也有想辞职的声音,他是矛盾的。如果你想帮助他,你可以分别陪他进入他的矛盾的两种内在声音中去,看看那些声音的背后都是些什么感受。

你可以这样问:“如果不干呢?”

也许他会说:“这个工作不干了,怕找不到新的工作,我这个年龄也不太好找工作。”

你可以继续问:“嗯,如果就是暂时找不到新的工作呢?”

他可能会说:“那就没钱花了”或者“那多丢人啊”!

等等。

前面讲过,当一个人把内心害怕的感受说出来的时候,实际上也就是在面对这些感受的过程。你可以具体地跟他讨论一下这些感受,比如没钱花的生活会是怎样的,那些丢人的感受是否会难受到不可承受等。

这样,他还有可能会看到一些空间。比如也许手里的钱还可以支持他花一阵,那些丢人的感觉也并非不可承受等。

探讨完他内心不想干的声音后,你也可以跟他探讨一下他想干下去的那部分的声音。

比如:

你可以问:“如果你继续干下去呢?”

他可能会说:“干得也不太开心,也看不到什么晋升的机会!”

一样的,你也可以陪同他进入到这些感觉里。

“都是什么让你感觉到不开心?”

“如果一直不晋升,你是否可以接受?”

“如果要晋升,你觉得还需要具备些什么?”

等等。

当你问出问题,对他的感受好奇和感兴趣,你就有机会进入到他更细腻的一些感受里,当触及这些细腻的感受的时候,接纳和理解这些感受,就是在陪伴他共同面对。

之后,如果他说:“每天干那些简单重复的事情,一点儿成就感也没有。”

你可以说:“嗯,你不甘心一辈子就这样了,你希望做一些有成就感的事情!但同时又害怕辞职后找不到工作,或者说害怕冒风险!”

把他矛盾的情感表达出来,既是对他的共情,又可以帮助他意识到自己内心的矛盾之处。往往有些人在这个时候就会发现,自己要想摆脱眼前的困境,是要冒一些风险的。他们之所以困在这些事情里,就是什么风险都不想冒,却想让事情有所改变。

而那些所谓的风险,实际就是他们不敢面对的痛苦感受,当你跟他探讨那些痛苦感受的时候,仅仅是这个探讨的过程,就是一种面对,虽然可能并不会帮他们马上从不可承受变成可承受,但是有帮助的。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最好不要直接出主意、给建议,因为你一出主意就没有机会进入到他的感受里了。并且因为这一次你出了主意,以后遇到类似事情他还会想要你的主意,这样你就变成了他的拐杖了,并没有真的帮助到他成长。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